哪个例子最高地说明了“同化 (Assimilation)”在消费者行为中的概念?
答案:✅ B)
在消费者行为中,同化(Assimilation)指的是消费者将新信息或新产品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框架或期望中,从而减少心理冲突,使其看起来“合理”、“熟悉”或“可以接受”。
这通常发生在消费者对品牌、产品或广告信息做出积极解释或调整认知,以符合他们已有的认知或偏好。一起来看看例子:
品牌延伸(产品类别)
- 例子: 当苹果(Apple)推出智能手表(Apple Watch)时,许多消费者并不觉得突兀,而是自动将其看作苹果“科技时尚产品”的延续。 消费者将新产品“同化”为苹果品牌一贯的高端、创新形象。
价格认知(促销策略)
- 例子: 高端咖啡品牌推出买一送一活动,消费者并不会觉得品牌“掉价”,而是认为这是“限时宠粉福利”。消费者将降价行为“同化”为品牌关爱顾客的体现,而不是质量下降。
跨文化营销(广告传播)
- 例子: 一家韩国美妆品牌在美国广告中强调“天然成分”“无添加”,让美国消费者觉得这与他们追求健康生活方式一致。消费者将异国品牌“同化”为符合自己文化价值观的产品,从而更容易接受。
用户体验(界面设计)
- 例子: 一个新推出的App在界面上采用与微信、Instagram相似的滑动和菜单布局,用户上手很快,觉得“好用”。用户将这个新App的操作方式同化为他们熟悉的使用习惯,因此更容易接受和喜欢它。
口味接受(食品产品)
- 例子: 一家本地饮料公司推出“榴莲味牛奶”,但包装设计上强调“香甜顺滑”“如芒果般浓郁”,吸引不熟悉榴莲的人尝试。消费者将陌生的新口味同化为他们熟悉的其他热带水果口味,从而降低抗拒心理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【06/2025】| 6月更新 | EDURISES MICROLEARNING
欢迎回来!
- 更新至2025年6月4日,知识库总字数为601,967,体验版有2,847道题,进阶版有10,471道题。
- 其中40%为双语(中文和英文)或纯中文内容,其余60%为纯英文内容。
阅读问题时理解题目、抓住关键词,并在思考后做出了正确选择,说明你已掌握相关的知识。
每做一题,都是一个通过思辨来加深理解、自我检验的过程。
Latest posts by Support.Team@Microlearning (see all)
- Weekly Spotlight : ADKAR Model | Change Management - 2025-06-14
- 每周新题精选:同化 (Assimilation) | 消费者行为 - 2025-06-07
- Weekly Spotlight : Chain of Customers | Logistics - 2025-05-30